河南思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欢迎您!
24小时服务热线400-996-8099
行业资讯

双轮驱动,中国医疗器材蓄势待发

作者: 日期:2019-08-31 人气:2213

中国医疗器材蓄势待发内因:技术进步和配套产业链成熟

随着我国医药、机械、电子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国产医疗设备已逐步突破多项技术壁垒,心电图机、超声诊断仪、心脏支架等诊疗设备及耗材已经开启或实现了进口替代。进口替代在未来十年仍然是中国医疗器材发展的主旋律,但这个过程需要伴随着国产自有技术的创新与升级。美国医疗器材行业在二战之后蓬勃发展,主要是由于战争期间美国成为大量欧洲人才的避难所,智力资源的集中使得美国在战后科技与工业化水平快速提升,美敦力、波士顿科学等巨头都在此阶段迅速发展。

与美国类似,改革开放40年使得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这一过程中积累了雄厚的技术经验,培养了众多工业人才,为依托高端精密制造的医疗器材行业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待遇优厚的人才引进计划将众多掌握核心技术的海外人才吸引回国,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有了充足的人才保障。

国际上平均18个月就有一代新产品,许多跨国医疗器材厂家和国际顶尖大学或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进行合作,企业将早期的产品应用在合作医院中,企业派驻科学家与医生一起工作,分析医院应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寻找临床使用中的痛点,并利用新科技来寻找解决方案,在创新过程中形成若干专利,在应用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临床的新需求,完善产品功能,提高用户体验度,不断实现医疗器材产品的升级换代。

我国医疗器材产业目前还处于吸收创新发展阶段,自主创新医疗器材品牌多数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市场,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根据中国医疗设备杂志《国产医疗设备成熟度调查与分析》对国产医疗设备的成熟度的调查:国产影像类设备绝大多数还处在成长期,有些产品甚至还处在婴儿期,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均被外资企业垄断。在部分领域,进口设备的覆盖率甚至可达100%。生命支持类国产医疗设备已进入成熟期,电刀、监护仪、输注泵等国产医疗设备技术已相对成熟,市场占有率和用户整体满意度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上。消毒与材料类中消毒灭菌设备类别的国产设备成熟度比较高,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等植入性器材类别仍处于成长期,距离成熟还有一段路要走。

在配套产业链方面,我国已经形成多个专业化产业集群,为控制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了条件。例如珠三角的电子产业集群,以广东东莞为代表,成熟的电子配套产业链使得东莞一带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在上游的电子材料、中游的电子元器件、下游的硬件软件和信息服务的强大支持下,东莞具备非常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基础,配套集群优势突出。鉴于医疗器材行业对电子零部件的需求巨大,东莞产业链能有效降低医疗器材的制造成本。

中国医疗器材蓄势待发外因:政策利好驱动国产器材需求增长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速上升,65岁以上人口对医疗检查的需求更大;药占比限制、药品零差率、破除以药养医等政策有利于检验科室收入增长;分级诊疗推动基层市场放量;国家鼓励社会办医,民营医院对各类设备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无论从内因还是外因来看,我国医疗器材市场处于较好的发展环境,驱动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新医改投入带来增量资金

2010年,我国开始启动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4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经测算,2009—2011年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亿元。国家加大了对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由2007年的22%提升到2012年的30%,相应个人卫生支出由2007年的44%下降到2012年的34%。政府卫生支出的大幅提升减轻了患者负担比例,为医药行业实现快速增长提供了增量资金。国家对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首先惠及的就是医疗器材,2008-2010年是医疗器材行业的景气高峰。


0
0